道家萬玄仙宗三清道院總院

您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圖書館區 >> 基督教區 >> 基督教在中國 >> 基督教的教義

基督教的教義

2011-03-29 16:21:56 来源:道家萬玄仙宗三清道院總院 瀏覽:5343

1. 共同教義
  基督是“基利斯督”的簡稱,意思是上帝差遣來的受膏者,為基督宗教對耶穌的專稱。基督宗教是信奉耶穌基督為救主的各教派的統稱。該教與佛教、伊斯蘭教並稱世界三大宗教。於西元1世紀由巴勒斯坦拿撒勒人耶穌創立。他是上帝的獨生子,為聖靈感孕童貞女瑪麗婭而降生;他曾行過很多神跡,讓瞎子複明,跛子行走,死人復活,但是因為猶太公會不滿耶穌基督自稱為上帝的獨生子、唯一的救贖主,把他交給羅馬統治者釘死在十字架上;死後第三天復活,顯現於諸位門徒,復活第40天后升天;還會於世界末日再度降臨人間,拯救人類,審判世界。被12使徒中的猶大叛徒出賣並受難,受難日為星期五,最後的晚餐連耶穌有13人,所以在西方,13是人們忌諱的數字,並且與星期五一起視為凶日。
  儘管有三大教派,但是基本教義都是相同的。即上帝創世說,原罪救贖說,天堂地獄說。《聖經》,由《舊約全書》和《新約全書》兩部分組成,是基督教的經典。十字架是基督教的標誌。他們信奉的“上帝”或“天主”本體上是獨一的,但是包括聖父、聖子、聖靈(聖神)三個位格。
  上帝 神(Deus):基督教信仰聖父、聖子、聖靈三而一的上帝。上帝是三位一體——聖父是萬有之源造物之主,聖子是太初之道而降世為人的基督耶穌,聖靈受聖父之差遣運行於萬有之中、更受聖父及聖子之差遣而運行於教會之中。但這三者仍是同一位上帝,而非三個上帝——三位格、一本體,簡稱三位一體。 人們理解上帝只能根據上帝的有形的形象來感知上帝,實際上還要透過上帝的形象感受宇宙萬有。
  創造(Genesis):基督教認為上帝創造了宇宙(時間和空間)萬物,包括人類的始祖。
  罪(Peccatum):亞當與夏娃在伊甸園中違逆上帝出於愛的命令,偷吃禁果,想要脫離造物主而獲得自己的智慧,從此與上帝的生命源頭隔絕,致使罪惡與魔鬼纒身,而病痛與死亡則為必然的結局。後世人皆為兩人後裔,生而難免犯同樣的罪,走上滅亡之路。
  救贖(法語:Expiation、英語:Atonement):人生的希望在於信奉耶穌基督為主,因他在十字架上的贖罪,並他在三日後從死裏復活,使悔改相信他的人一切的罪皆得赦免,並得到能勝過魔鬼與死亡的永遠生命。
  靈魂與永生(法語immortalité、英語immortality):人有靈魂,依生前行為,死後受審判,生前信仰基督者,得靠基督進入永生。怙惡不悛者,將受公義的刑罰與滅亡。世界或許會有末日,但在上帝所造的新天新地中,卻是永生常存。
  2. 不同教派的教義(參見基督教派)
  天主教:天主教的信仰生活的核心是七項聖事,即聖洗聖事、堅振聖事、修和聖事、聖體聖事(彌撒)、婚配聖事、聖秩聖事、病人傅油聖事。在這其中,彌撒是最重要的。日常生活中,誦經也是天主教信徒經常進行的活動,這些經文大都是一些經過編排好的重要經文的連禱,例如天主經﹐宗徒信經和《玫瑰經》。
  東正教:東正教派的神學和對於經卷的解釋都是遵循基督教興起初期所傳下來的典範。他們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要繼續和延續基督傳給他最初使徒,以及使徒傳給早期教會僧侶的神學和信仰。從某種意義上說,東正教是最保守的基督教派。
  新教:新教具有與天主教和東正教不同的教義,比如:信義宗(路德宗)強調“因信稱義”,即得以稱義是不需要任何善行,只在乎信;人人皆可為祭司,因為彼得前書2:9“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上帝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只有聖經為最高的權威,並只承認洗禮和聖餐禮兩者為聖禮,這與天主教和東正教注重聖事(即聖禮)的傳統截然不同。
  3.基督教的教義
  基督教教義中關於上帝的概念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1、上帝是有位格的獨一真神;
  2、上帝是天地萬有的創造者;
  3、上帝是歷史的主宰;
  4、上帝要拯救他的百姓,赦免他們的罪孽,令他們作他的兒女;
  5、上帝將於世界末日審判世人。
  關於魔鬼,基督教教義認為,魔鬼撒旦本來是上帝所造,他是上帝的對手和敵手,對抗上帝的救世計畫。
  撒旦原來是上帝的天使,是一位天使長,管理著眾多的天使。但由於見上帝有那麼大的權力,心生惡念,帶領一些天使反抗上帝。上帝便把他們趕出天堂,撒旦跌入地下,做了魔鬼,公開反對上帝。汙穢人的心靈,控制人思想,驅使人做一些不好的事情,遠離上帝的真理。
  從基督教會創立伊始,教會內部對於耶穌的解釋就一直莫衷一是。例如《馬可福音》說耶穌是人,他在約旦河裏受洗時,聖靈降在他身上,當時有聲音透過雲層傳來,宣佈他是上帝之子。安提阿派神學家在研究基督論時,都遵循這樣一種解釋。《約翰福音》提出另外一種看法,它認為耶穌是道成肉身。按照這個說法,耶穌具有神性,並不是說他是具有天賜神力的人,他的神性乃是自先於世界存在的道一脈相承而來。亞歷山大派神學家堅持這種看法。耶穌基督宣佈天國將要來臨,並開始建立天國的事業,相信耶穌基督就必然要相信天國。基督教的末世論與《舊約》中上帝所發出的有關彌賽亞來臨的諾言有關。在耶穌出世以前,以彌賽亞為標榜的起義此起彼伏。耶穌拒絕成為政治上的彌賽亞,使盼望這種天國的民眾失望。除了這種政治性的願望以外,另一種形式的末世論不期望地上的彌賽亞,而指望上天命立的彌賽亞,這位彌賽亞將要建立的是天國而不是地上的國家。
  耶穌自命為實現天國的人。對於聖母瑪利亞的崇拜,在君士坦丁大帝宣佈基督教為羅馬帝國國教,大批民眾改信基督教時開始盛行。居住在地中海和近東地區的各民族難以理解聖父的絕對權威;猶太教對上帝的概念中含有狹窄的族權觀念,基督教的早期宣傳中繼承這種觀念,它是上述各民族難以接受的。這些民族幾千年來一直在崇拜一位聖母女神,一位神聖的童貞女,這種崇拜從巴比倫和亞述的古代民間宗教一直傳到希臘文化的末期。儘管基督教的福音書的教導反對崇拜這位女神,但是,這種崇敬卻得以借崇拜馬利亞的形式表達出來;據說正是在馬利亞腹中,具有神性的道才與人性實現奇妙的結合而成為耶穌。根據基督教義,聖靈這個概念的實質是象風吹那樣自由自在,預言之靈與知識之靈不是先知或智者可以隨意左右的。聖靈的啟示,表現為先知的預言或智慧的語言,寫出來就是《聖經》。聖靈又是不斷推進教會歷史的、有創造力的革新動力。基督教關於三位一體的教義來源於早期基督教徒所經歷的特殊教義形成過程。500年通過的《亞大納西信經》對三位一體教義提出最終的明確定義。關於人,基督教教義首先認為,人是按照上帝的形象造出來的,因此在上帝彰顯自己的作為時,人必然起決定性的作用。既然人反映上帝的形象,上帝在實踐自己的計畫時就必然要求人的合作。上帝和人互相緊密依附,可以說上帝和人是互相為了對方的緣故而存在的。根據基督教教義,教會是由蒙上帝揀選的人組成的末世團體,聖靈澆灌於教會的生命過程中;教會由相信耶穌基督的人們組成,其中既有猶太人也有非猶太人,教會成員都是“新以色列人”,都是上帝的選民;教會是耶穌基督的身體,教會的成員都是建造教會大廈所用的“活石”。基督教教義記述在獲得各派基督教會普遍承認的《使徒信經》(Symbolum Apostolorum)、《尼西亞—君士坦丁堡信經》(Symbolum Niceno-Constantinopolitanum)(又名《尼西亞信經》)以及《亞大納西信經》(Symbolum Quicumque)上。屬抗羅宗的多地區性教會分別制訂各自的信綱。1960年,世界基督教協進會中央委員會在蘇格蘭的聖安德魯斯城一致通過表達基督教各派共同信仰基礎的較詳細的草案:“世界基督教協進會是教會的聯誼組織,這些教會根據《聖經》相信主耶穌基督是上帝和教主,它們因而謀求實現為此共同應召的目標,以歸榮耀于上帝聖父、聖子和聖靈。
  基督教和教父哲學
  (三)基督教教義(信仰)
  1、上帝
  上帝是唯一的最高的神聖的存在者、人格神、絕對完美的終極實在
  三位一體:同一個上帝具有三個位格:聖父、聖子和聖靈。
  惟有耶和華他是神,除他以外,再無別神 --《舊約•申命記》4
  神的本質為一,稱為 上帝,是無始無終,無形無像,不可分開(無部分),全能,全智,全善的,是一切有形無形之萬物的創造者保存者;但他有三位,同質,同權,又同屬永恆,就是父,子,聖靈。
  ---- 《歷代基督教信條•奧斯堡信條》
  2、原罪
  罪的本質:人拒絕服從神的旨意,不讓神決定他一生路程,而決意選定走自己的路。
  原罪要素:知識上不信與驕傲;意志上有與神同等的欲望;感情上放縱與放任
  3、拯救(Salvation)
  上帝的獨生子化身成人,以其在十架受死替人贖罪,克服人離棄上帝的罪況,使人與上帝重新修和。
  4、上帝之國和末日審判
  “我實在告訴你們。財主進天國是難的。我又告訴你們,駱駝穿過針眼,比財主進上帝的國還容易呢!”(馬19)
  5、啟示
  上帝本身、上帝的意志和上帝的話語自我顯示並在人間的傳播。啟示是上帝的恩賜。基督徒根據啟示認識上帝和信仰上帝。
  (四) 基督教道德十誡:
  1.除了我(上帝)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
  2.不可為自己雕刻和敬拜偶像;
  3.不可妄稱耶和華你上帝的名;
  4.當守安息日為聖日;
  5.當孝敬父母; 
  6. 不可殺人;
  7.不可姦淫;
  8.不可偷盜;
  9.不可作假證陷害人;
  10.不可貪戀別人妻子和財物.
  1、以色列的倫理傳統:《舊約》中的“摩西十誡”。
  2、基督教的倫理:,《新約》中登山寶訓:
  A.「不可殺人」---尊重人的生命(5:21-26)
  B.「不可姦淫」---尊重異性(5:27-30)
  C.「不可離婚」---尊重配偶(5:31-32)
  D.「不可起誓」---尊重真理 (5:33-37)
  E.「不可報復」---放下自我(5:38-42)
  F.「愛仇敵」---多走一哩(5:43-48)
  3、基督教道德的核心是愛,原則是愛神與愛人的統一。
  “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上帝。這是誡命中第一的,也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愛人如己。這兩條誡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總綱。"
  二、教父哲學概述
  1、含義:護教者闡述、制訂教義,使之系統化,從理論上論證和捍衛基督教信仰的神學家,稱為教父,其思想被稱作“教父哲學”。
  2、時期:發端於2世紀,終結於6世紀。分為“希臘教父”和“拉丁教父”。
  3、第一位希臘教父:查士丁(Justinus又譯游斯丁約100-166)提出基督教高於、優於希臘哲學,基督教就是真正的哲學。主張對信仰進行理性辯護主義。
  4、第一位拉丁教父:德爾圖良(Tertullianus,約160-240)神學上一些專門名詞,如“三位一體”、 “聖禮”、“救贖”等為其首創。 當得起拉丁神學鼻祖之尊稱。提出“正因為荒謬,所以我才相信” ---信仰主義:上帝的兒子釘在十字架上了,並不因為這是恥辱的就讓人恥辱;上帝的兒子死了,正因為這是荒謬的,所以是絕對可信的;他被埋葬後又復活了,正因為這是不可能的,所以是確定無疑的”。
  三、教父哲學的集大成者奥古斯丁
  奥古斯丁(Aurelius Augustinus,354-430)著作:一百一十三本及五百多篇講演。代表作《懺悔錄》、《上帝之國》,浪子回頭的典範 晚年任北非希波主教。 被稱為“偉大的教父”、“上帝的使者”。
  上帝的啟示使奥古斯丁浪子回頭
  《懺悔錄》網址http://lxbook.myrice.com/wgwx/other/augustinus/chanhuilu/index.htm

相關文章
發表評論
網名:
評論:
驗證:
共有0人對本文發表評論查看所有評論(網友評論僅供表達個人看法,並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關於我們 - 回首頁 - 回歡迎頁